手机访问
关注公众号

2022年高考前焦虑症怎么缓解?(考生及家长了解)

杨老师

输入分数,看专家推荐大学

输入分数

马上查看 >
免费测你能上的大学

大数据智能推荐 × 专家团队精选

你的分数
高考省份
首选科目
历史物理
再选科目
政治化学地理生物
马上查看>

离高考越来越近了,考生也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但是,也有不少的考生表示自己的状态受到了影响,常常感到焦虑不安。那么本期我们就来看看,在这段时期中,考生和家长应如何应对焦躁、紧张等消极情绪以及如何做才能避免被消极情绪打垮。


一、考生焦虑应该怎么做?

1、不能过于信任自己的自学能力。

很多人“离开班级学了一周,头三天效率很高,三天后发现自己没有了班级的氛围就懈怠了”。如果考生有强大的自学能力固然很好,可从现实来看,多数考生的自学能力不强。

特别是中等成绩左右的考生,有的盲目自信,结果却并非所愿,成绩一样没有突破。因为一个考生要做到更好的自学,需要清醒、全面认识到自己优势与不足,并且能看清形势、高考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合自己的策略、然后在执行中完善和总结。

2、要认识到学校备考资源的重要性。

考前这段时间,如果能把自己身边的资源更好的利用好,那么你的备考情况应该不错。有的学生说自己的学校是普通的学校,老师水平一般,自己不想去上学了。

只要你能找到一个比学校更好的环境的话那么就可以选择离开一段时间,如果找不到,仅仅自己瞎琢磨,还不如把学校资源用好,一样对备考有促进的作用。

①如何复习才能保证最佳状态?

在最后阶段,你要做的就是巩固基础、深化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提高对考点的敏锐度和熟练度,保证自己在考场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要定期模考保持手感。完成套卷的频率因人而异,但大体上你需要保持对题目中关键信息的敏锐度、计算准确度和熟练度、知识储备和答题技巧的充分掌握。

第二,回归基础必不可少,但不要为了回归而回归。倘若平时基础较好,再复习只需把握住框架主干即可,通过日常训练模考来“排雷”。倘若基础知识尚且薄弱,那盲目去攻难题是不可取的,务必要花时间理清基础概念,保证考卷中简单题的得分率。

第三,除了新题,旧题也要看。错题反映的是过往解题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要么考点不明确,要么计算错误,要么分析思路偏差。看旧题/错题的目的在于避免“重复出错”,积累考试经验。

对于那些做题时没印象没思路的题目,建议重新思考解题;对于纯粹计算错误,明确出错的原因和对策即可略过;对于纯知识点的错误,该回归课本的回归课本,该当场记下的直接记下。当然如果你平时就认真记录错题,分析错题,那么看错题本就够了。


②我太累了,还很紧张该怎么办?

再好的弦,一直绷紧也会出问题。在学习之外,你还需要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下面我们来看看考生应如何应对这四种心理状态。

●压力过大

参加高考的学生往往是重点关注对象,周围人的过度关注无形中给考生增加了备考压力。考生因害怕自己会考不好,辜负了周围人的期望,由此产生了焦虑心理。

如何应对:

周围人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学习动力。心理学中有一个焦虑状态的“倒U型曲线”,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焦虑程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正常发挥,因此,考生应学会转变心态,调整自己的焦虑状态,学会利用焦虑状态激发出自己的学习热情,从而化解压力。

当考生无法完成自我疏解时,可以向家长和老师寻求帮助,以沟通的方式获得来自外界的支持,排解压力。

●过度疲劳

过度疲劳主要体现为精神不振、失眠、健忘等,这不仅影响了正常复习进度,有时甚至会影响考生的身体健康。

如何应对:

一晚上要睡多长时间才够?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人6小时仍然精神,有人10小时仍然贪多。总的来说,6-8小时的睡眠都是合理的。

考前阶段的休息,重在规律。尤其是在考试前一周,考生应养成科学的生物钟,可以通过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补充水分等方法维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学习间隙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

高考前切忌开夜车学习在头脑处于不清醒的状态时,即使考生能把知识塞进脑子里,那也不过是短暂记忆罢了。

复习时应适当放松一下,可以做一些令自己愉悦、有助于提高思维运转能力的事情,比如听舒缓的音乐、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布置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等。


●缺乏自信

在频频出现做题失误后,考生容易出现自信心降低的现象。考生开始后悔高中三年没有用心学习,进而产生绝望心理,认为自己考不出好成绩,于是放弃复习。

如何应对:

在出现懊恼的情绪后,考生应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不制定过高的目标,不执着于自己不会的题目。复习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面对错题,应冷静分析,总结经验。在考场上把自己的实力完完整整展现出来,就是交上了最好的答卷。

●情绪紧张

临近考试时,有考生会产生担心、紧张、害怕、恐慌的心理,不知道从哪一个科目开始复习。于是有些考生开始求助于网络,通过阅读大量备考经验来缓解压力,过度依赖他人的备考经验,注重形式而忽视了自身情况。

如何应对:

最后阶段,你需要明确需要最优先解决什么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来安排时间。

有了明确的问题和优先级,可以用大目标-小目标的方法分而化之,大致确定每一天的学习进度和内容。当然,如果你觉得睡觉是最优先的问题,这就是你要排上重要日程的任务。

每天结束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今天的学习。在这一天里,自己到底解决了一些什么问题,有了哪些新进展。很多人就是凭着每一天的“小确幸”,不断积累着怯生生的自信心,逆水行舟,奋力溯游。

在考场上,很多学生水平差不多,有时候拼的就是心态。

二、如何做才能让考生减少焦虑

备考期不仅是对考生的考验,更是对家长的考验,家长要做到既重视,又不过分紧张。下图中显示了备考期三种常见的家长类型,以及他们的行为会给考生带来哪些影响。


可见,家长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备考心态,家长需要正确认识到,自己在孩子备考时所担任的角色并非是主角。

真正的主角是孩子,但他们往往很难兼顾高考的各个方面。在这种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发生时,每个人都需要支持系统。而家人,尤其是父母一直是这个支持系统当中的中坚力量。那么在高考备考期间,家长应当怎样提供正确的支持呢?

1、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有些考生会选择在家复习,在考生复习时,家长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复习场景,包括单独的房间、桌椅、台灯等。孩子在房间内学习时,家长们应给予适度关心,而不是频繁地敲门打扰。

孩子休息时,可以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包括最近的新闻、趣闻等,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使孩子能在复习的间隙得到放松。

2、选择一种正确的沟通方式

面对处于焦虑状态的孩子,许多家长出于关心,会选择直接介入指导。“你应该......”是家长们常用的语句。这种看似是为了孩子着想的语句有时并不能达到效果,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反 抗心理。在孩子看来,家长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使自己孤立无援。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们出于理解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在沟通中了解孩子产生焦虑心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随后可以通过鼓励、安慰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孩子在复习阶段面临的问题。

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
独创:大数据推荐 + 专家精选
四川
政/史/地
物/化/生
一键查看 >
高考省份
关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请选择科目
关闭
首选
历史
物理
再选
政治
化学
地理
生物

相关资讯

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
四川
 
物理/化学/生物
点击查看 >
高考省份
关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请选择科目
关闭
首选
历史
物理
再选
政治
化学
地理
生物

精选推荐

【速看】报考大学时,搏冲稳保垫是什么意思?怎么填报? 华为认可的大学专业汇总:校招人数最多! 国家公费师范生:报考利弊/招生大学/招生专业/就业前景 中央选调生高校名单:中央选调生最吃香的专业 揭秘:想进入军工集团,就选这些大学和专业!

高考试题

更多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