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关注公众号

高考倒计时8天!应该多做题还是多看书?感到焦虑怎么办?

刘老师

输入分数,看专家推荐大学

输入分数

马上查看 >
免费测你能上的大学

大数据智能推荐 × 专家团队精选

你的分数
高考省份
首选科目
历史物理
再选科目
政治化学地理生物
马上查看>

距离2020高考倒计时8天。越临近高考越不知道是该做题还是该看书,在最后这8天里,许多考生开始出现焦虑的情绪。

该怎么办?

别慌!今天就来给大家支支招!


巧做习题,突破自我

距离高考不到两个星期,各科试卷、堆积成山的习题册,怎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呢?

想要短时间内处理好如潮涌来的自测题、系列题、仿真题、联考题、模拟题等各种习题。必须讲究原则,决不能全盘照搬,巧做习题才是关键。

1 滥题要拒绝 

习题在精,而不是多。“面面倶到”实际上是“面面不到”,费力不讨好,还会消磨意志,因此,选做习题要斟酌,不要贪多求全。

2 偏题要抛开 

随着高考的逼近,有的题过细、脱离考前实际,材料陈旧等,这样的习题,要加以剔除,否则事半功倍。

3 错题要善待 

在平时的复习中,有的习题并非很难,但却“意外”出错,这就要求要把题中易混和易错的观点及设疑和陷阱记在错题集中,社绝同类错误的发生。

4 难题要区别 

基础弱的学生做难题要适量适度,遇到“卡壳”,也不要过分恋战”,搁置一下再做,要注重做答的灵活性。

5 好题要整理 

对于综合性强、典型的“一材多用”题目等,应做上特殊的标记和专门摘抄保存下来。这样,到了考试之前再拿出来,回顾研习一遍,定会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和考试成绩。

对每天做题的情况进行分析、记录,加以整理,总结自己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掌握情况,并将自己的“弱点”找出来。

6 针对“弱点”,进行定点练习 

若各个“弱点”的掌握情况相差不大,则优先选择提高余地大,又易提高的“弱点”作为突破点。选择难度适中、质量较高的综合题进行自测(最好是高考题,或是教学质量先进地区的优秀考试用题)。以综合题进行自测,可以避免因搁置太久而在其它各点上出现遗忘或倒退的现象。 

以上做法可以克服复习的盲目性,增强复习效果,节省时间,避免大量无效劳动!

临近高考,还有的同学问:时间不够用了,我是该多做题还是多看书呢?

看书派

@珍珠奶茶常温不加糖:看书为主

@小黄喜欢吃炸鸡:看教材!

@小O爱睡觉:多看书吧。

@闫冬玺:看书。

@今天也要做一份安静的节操:回归课本呀。

做题派

@李温柔的柠檬茶:实践出真知。

@vonshaoqi:看试卷。

@你不要再迷路啦:物理化学多刷题吧,公式为辅。

两者兼顾派

@白屿芊:回归课本!!当然做题也不能停。

@白衣苍狗23:书本为主,题不能落。

@南南一定会上岸的:因人而异吧,适合自己最好。

其实,多看书还是多做题,都是因人而异,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从多年过来人的角度,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回归课本更符合最后复习的原则。

冲刺阶段,复习三原则

1 基础最重要:重回教材,学会取舍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很重要!

所以要学会取舍,不要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应付难题、偏题、怪题上。尤其是成绩中等的学生,要敢于舍弃难题,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再熟悉、再巩固上。要避免重资料、轻课本;重解题、轻听课;重深难题、轻基础题的倾向。

总的要求是点点落实、板块清晰、网络完善。回归课本时,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因为高考中的任何一道题,几乎不可能只考一个知识点,而是综合了相关联的几个知识点。

因此,复习备考时要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弄清其来龙去脉,同时注重应用和理解,以及知识的迁移和创新。

2 反思很关键:收集错题,反思错误 

在复习备考时要记住做题重在题后反思。收集整理、反思错误是为了今后少出错误甚至不出错误。知识掌握越准确、越深刻,高考取胜的把握才会越大。

反思最好的形式是建立错题本。错题本的建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分类整理;二是勤于回头;三是整理细节;四是拓展延伸。

对每一道错题的整理,至少包括:这是什么问题,我为什么出错,应该怎样做,还会有哪些变化等部分。

在认真审题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很多学生就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过分在乎所做题的数量、正确率,不对知识进行反思,缺少对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总结和归纳。

答案只是参照物,题目做错了也没关系,只要能把题目和课本知识相结合,找到题目考核的知识点,分析题目,找出做错的原因,反思出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才是一种进步和提高。

看似费时,但是进步显著。建议考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用些时间来进行思考、总结。不能只等着老师来“喂饭”,还要学会自己“做饭”。

3 复习有计划,“手感”不能丢 

最后的复习时间的确很短,但却也不能没有计划。高考临近,有些学生常感时间不够用,却又无从下手。

建议考生列一个时间表,这样就能目的明确,督促自我,使复习进度和时间同步。

最好在最后复习时,要保证每天做一定量的题,保证“手热”,不能把一轮、二轮复习时掌握熟练的知识、技能“放凉”或“整丢”。

备考冲刺,三大细节

1 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有时候失分并不是知识遗漏,而是答题不够规范。比如,卷面质量不高,潦草、涂改、不条理、不整齐、用笔颜色不美等现象比较突出。
规范答题的习惯要靠平时养成,平时答题时就要纠正“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快、快而不准”的坏习惯,争取高考时该得的分一分都不丢。

2 饮食上请保持清淡,忌生冷 

饮食也是临近高考的关键环节。复习和考试期间,就尽量不要吃油腻的东西,少吃肉,少放盐,保持清淡,避免身体不适。
另外,可以多吃菠菜、草莓、柠檬,这些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有助于缓解压力。胡萝卜、干果等食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感受到压力时,也可以嚼口香糖缓解压力。

3 稳定情绪,调整好心态 

其实,成绩处于一本线到二本线之间、二本线到三本线之间的同学应该是最容易焦虑的。

这些在分数线边缘的考生担心从一批线掉到二批线上,或者从二批掉到三批。“一分之差”可改变命运,因此这类同学的压力较大。

另外,高分段的同学,一般都会有特别明确的目标,例如北大、清华等顶尖高校。但名校竞争压力大,因此考前的压力也不小。

对于出现考前焦虑的考生而言,这其实并非完全不利。适度的焦虑是有助于大家考前复习和临场发挥的。

心理学有做过类似的研究,焦虑的水平与学习效果呈现“倒U”型关系。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学习效果都不理想,而中等程度的焦虑,则会让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如果同学们对高考过于不在乎,情绪放松,则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不利于考试的发挥。

而过度的焦虑则会造成心理过度紧张,大脑或身体会出现不适应的状态,影响复习和考场发挥。

因此,适度焦虑反倒是考生最好的状态。

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
独创:大数据推荐 + 专家精选
四川
政/史/地
物/化/生
一键查看 >
高考省份
关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请选择科目
关闭
首选
历史
物理
再选
政治
化学
地理
生物

相关资讯

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
四川
 
物理/化学/生物
点击查看 >
高考省份
关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请选择科目
关闭
首选
历史
物理
再选
政治
化学
地理
生物

精选推荐

【速看】报考大学时,搏冲稳保垫是什么意思?怎么填报? 华为认可的大学专业汇总:校招人数最多! 国家公费师范生:报考利弊/招生大学/招生专业/就业前景 中央选调生高校名单:中央选调生最吃香的专业 揭秘:想进入军工集团,就选这些大学和专业!

高考试题

更多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