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关注公众号

院校满意度 4

陕西-西安 | 本科 | 理工 | 公立 | 隶属陕西省
省重点 保研资格 卓越工程师 双万计划

大学简介

西安理工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入选高校,工信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学校是我国水利水电、装备制造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学校的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两校的办学历史分别可以追溯至1919年创办的北平市公立商业补习学校和1937年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后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94年,学校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管理体制调整为中央与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机械学院前身学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校庆起始年,5月1日为校庆日。学校建有金花、曲江、莲湖3个校区和1个大学科技园。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8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10100余名。有教职工2650人,其中高级职称1009人。现设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设68个本科专业,其中3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16个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设有21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现有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分属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农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1个陕西省重点学科,12个陕西省优势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农业科学等学科位列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位列世界高校501-600位,全国高校89-110位。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内培外引并举,实现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持续稳定增长,已形成了一支高端引领的人才队伍。学校成立“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建设院士工作室12个,有外籍院士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荣誉、团队、项目)40余人(个),其中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6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三秦英才引进计划)47人、“特支计划”25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3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40余人。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02项,省级教改项目111项,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34部;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72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个首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7个第二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5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4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3个省级虚拟教研室,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1名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名教师获得二等奖;1名教师荣获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入选工信部首批“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建设9项,教材研究基地1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3年作为全国试点高校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有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全国示范性基地,8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科研实力与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建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1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科技部技术推广中心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近十年来,学校累计获得科研经费34亿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12亿元,横向科研经费22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7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1项。获批国家重点重大项目8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4项、重点项目26项、“杰青、优青”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8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重大项目3项。科研成果先后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6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哲社一等奖23项。发表高质量论文9750余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935件,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6件。转让许可知识产权1206件。学校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坚持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校地校企协同创新,与省内外240余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学校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学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优秀组织单位、陕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西理工/工创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陕西省众创空间及西安市众创空间。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游泳比赛、定向锦标赛、艺术展演等体育艺术活动中屡获大奖,被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与陕西省文史研究馆合作建立的“古都大讲坛”在陕西高校具有较大影响。先后21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学校获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十年发展“重要贡献单位”,位列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综合贡献力Top100榜单第16位,地方高校第2位。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学校先后与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8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促进了全校师生与国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与交流。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了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多培养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学生培养,来自2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学生来校接受高层次学历教育,国际化校园氛围有效提升。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逐步建成,科研国际化工作有序推进。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考生报考踊跃,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长期以来,学校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秉承“祖国、荣誉、责任”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培养了2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其中有多位两院院士、重要党政领导和杰出企业家,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水利水电、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稳步提升。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西安理工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查看全部>

院校排名

共7项,点击查看 >

师资力量

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内培外引并举,实现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持续稳定增长,已形成了一支高端引领的人才队伍。学校成立“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建设院士工作室12个,有外籍院士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荣誉、团队、项目)40余人(个),其中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6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三秦英才引进计划)47人、“特支计划”25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3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40余人。 ...全部>

王牌专业

查看全部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 上榜学科
B+

控制科学与工程

B+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ESI排名全球1%学科

材料科学 | 工程科学 | 环境/生态学 | 计算机科学 | 化学 | 农业科学 | 地球科学

就业前景

查看全部 >
92%

就业率

23%

考研率

1%

出国率

主要就业地区 西安
主要就业方向 房地产

招录数据

上海
本科批
01组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最低分 501 488 456
超本科线 98 83 56
最低位次 19243 22656 26943
平均分 506 496 462
平均位次 18067 20653 25688
最高分 517 513 478

开设专业

经济学 | 金融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 | 英语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应用物理学 | ...

招录规则

查看全部 >

西安理工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西安理工大学2023年招生章程

西安理工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共7条,点击查看>

校园生活

查看全部 >

公共设施

行政楼

图书馆

收费标准

普通类:5000-6480元/年
中外合作办学:50000元/年

相关文章

查看全部 >

西安理工大学什么档次?算名校吗?

西安理工大学什么档次?算好大学吗?属于什么级别?

西安理工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