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关注公众号

同济大学录取线多少分?附2023能考上的最低分及位次

圆梦志愿

同济大学录取线多少分2024年?本文将奉上同济大学2023年在全国各省的最低分数线及位次,2024年有意报考同济大学的高考生可以参考,看看同济大学大概多少分能考上。

同济大学位于上海,隶属于教育部,是一所公立性质的综合类大学。目前,学校已经成功进入985、211、双一流、中央部属大学行列,入选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双万计划,是拥有保研资格的大学之一。

据悉,同济大学一共拥有71个硕士点、42个博士点、21个特色专业、3个一级学科、7个一流学科、10个重点实验室。在2024年中国高校ESI国际排名中位列第173名、2025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第192名,学校的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被教育部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为A+,是整个同济大学最好的学科。

根据考试院公布的2023年招录数据,高考100网为大家整理了同济大学在全国各省市文科及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排名,供2024年即将高考的同学们在报考前查阅。

一、同济大学录取线多少分?2024年普通高考省份参考
同济大学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及位次范围
省份 批次 理科最低分 理科最低位次 文科最低分 文科最低位次
新疆 本科一批 606 497 589 159
二、 同济大学录取线多少分?2024年新高考省份参考
省市 批次 专业组 最低分 最低位次
北京 本科批 同济大学(02)(中外合办) 649 2874
北京 本科批 同济大学(01) 658 1979
天津 本科A批 同济大学1组 676 992
天津 本科A批 同济大学2组 663 2070
天津 本科A批 同济大学3组 669 1518
天津 本科A批 同济大学4组 664 1977
河北 本科批 同济大学物理组 643 2941
河北 本科批 同济大学历史组 640 355
辽宁 本科批 同济大学物理组 658 1843
辽宁 本科批 同济大学历史组 630 373
上海 本科批 同济大学(02) 576 2962
上海 本科批 同济大学(Q3) 537 10565
上海 本科批 同济大学(Q4) 546 8464
上海 同济大学(01) 580分以上 2393位以内
上海 同济大学(03) 573 3404
上海 同济大学(04) 577 2821
江苏 本科批 同济大学01组 635 587
江苏 本科批 同济大学03组 659 2755
江苏 本科批 同济大学04组(中外合作办学) 653 4114
江苏 本科批 同济大学06组 660 2578
江苏 本科批 同济大学05组 658 2950
江苏 本科批 同济大学02组 638 473
浙江 一段 - 666 5666
福建 本科批 同济大学700组 632 418
福建 本科批 同济大学999组 652 1899
福建 本科批 同济大学500组 652 1899
福建 本科批 同济大学506组 653 1802
山东 一段 - 651 3828
湖北 本科批 同济大学第02组 633 400
湖北 本科批 同济大学第03组 653 2984
湖北 本科批 同济大学第06组 649 3705
湖北 本科批 同济大学第07组 650 3528
湖北 本科批 同济大学第04组 647 4075
湖北 本科批 同济大学第05组(国家专项计划) 640 5608
湖南 本科批 同济大学第101组 625 539
湖南 本科批 同济大学第102组 626 500
湖南 本科批 同济大学第103组 652 1931
湖南 本科批 同济大学第105组 648 2461
湖南 本科批 同济大学第106组 654 1702
湖南 本科批 同济大学第204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642 3415
湖南 本科批 同济大学第307组(国家专项) 636 4530
广东 本科批 同济大学201组 636 607
广东 本科批 同济大学203组 654 3231
广东 本科批 同济大学204组 651 3859
广东 本科批 同济大学207组(中外合作办学) 650 4084
广东 本科批 同济大学205组 652 3629
广东 本科批 同济大学202组 641 441
海南 本科批 同济大学(02) 740 603
海南 本科批 同济大学(03) 748 484
重庆 本科批 同济大学历史组 616 489
重庆 本科批 同济大学物理组 643 1477
三、同济大学师资力量介绍

学校拥有专任教师2815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8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8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8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37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5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7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97人次,“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优秀青年人才28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