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国家需要完善的金融体系”这句话大家一定听过,作为我国此前公认的热门行业,金融业界的昌盛也使得财经类专业报考热度迅速升高。
而在状况不断的2020年后,市场持续保持通货紧缩,大众对于财经类专业的评价也转为了“坑人”和“就业凉了”,那事实果真如此吗?本期,笔者就将为大家分析这两个传言。
一、财经类专业最坑人?
即便是在财经类专业不被大众看好之前,对于当时仍旧火爆的这项专业与对应学科,网络就有比较固定的看法,而在目前这些想法也得到了更多支持,具体想法与情况则为:
1)财经类(金融)家境不要学
据了解,由于金融行业的招聘标准正逐年上涨,因此应届就业的财经类学生中,研究生的占比要高于其他行业的应届毕业生,加大了成才的时间成本与金钱成本。
2)专业知识空洞而且难以应用
与工科师范不同,大部分人认为,财经类专业的特点是实际应用效果不明显,掌握的技能没有特征,并且难以用具体的指标体现,造成了“只有理论,没有本事”的情况。
3)财经类(金融)就业要资源
有不少朋友,包括一些从业者认为,长期从事金融行业,需要丰富的资源、人脉,导致了行业资源集中且封闭的现状,形成了闭环生态,因此对财经类应届学生并不友好。
4)财经类就业的生活成本过高
由于金融行业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使得毕业生就业的生活成本远高于其他行业,与计算机等类专业的较宽泛的就业环境相比,更需要前期的家庭经济支持。
而事实上,财经类专业交叉学科多,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应用场景丰富,就业范围很大,并非只有需要丰富资源的岗位,也有很多要求较低的岗位,在各大城市都有招聘。
此外,财经类专业毕业后,是和其他专业一样,需要按照自身掌握的技能,选择综合岗位或者技术岗位,需要具体能力各不同,并不是传闻中的如此单纯和高要求。
二、财经类就业凉了?
虽然上文对于财经类专业的相关传闻进行了列举和分析,用简单易懂的回答概述了目前财经类专业的状况,但由于市场通货紧缩,仍有不少朋友认为“财经类就业凉了”。
事实是,尽管市场正处于紧缩状态,对于投资保持观望态度的民众居多,但未过分影响财经类专业的就业,而由于学科和专业的进化,掌握着交叉技能的学生仍是市场所需。
这一点也体现在了数据之中。根据《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月收入前十的本科专科类中,金融学类位居其中第六位,高于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
由此也不难看出,虽然市场的形式可以推测财经类专业就业遇冷,但实际上2019届财经类毕业生仍然是热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