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项计划自2012年开始实施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让数十万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有了更多就读重点高校的机会。
5月22日上午,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可见,2020年的高校专项计划,仍然在稳步推进当中。
2020年实施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的一共有95所学校,附图为最新的完整名单,供参考。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考推迟一个月。2020年的高校专项计划在时间上与往年有所不同。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招生进程,目前相关高校的报名申请已经结束。报名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一定要按照招生进程,关注相关结果的公示。
我们都知道,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那么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该如何选取专业呢?
一、对个人能力的认识
专业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其所谓的“好”和“坏”只因判定标准的不同。有些人认为,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就是好专业,但是有些人会认为,毕业之后有“钱”途,好就业的才是好专业。
但其实从高校专项计划的95所大学历年的就业质量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大众公认的冷门专业,就业率也是很高的。比如近两年来,武汉大学的哲学专业作为该校国家级二级重点学科,就业率都在98%左右,分别为2019年的98%和2018年的98.41%。
所以说,如果你相信自己的个人潜力并且希望成为该专业的高端顶尖人才,那么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只需对准高校的一流学科即可,不需要过分担心就业,因为重点学科的就业率一般都不会低。比如你立志成为生物医学工程的高端人才,那么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就是你的首选;如果你立志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就是你的目标;如果你专注哲学,那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一定会为你提供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最强的师资力量。
但是,如果你觉得个人的潜力并未达到成为顶尖人才的要求,就需要多关注社会发展,了解热门行业以及它们所需要的专业知识,选择你最看好的专业。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行业的热度逐年攀升,所需人才也供不应求,相关专业比如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自然而然也成了“香饽饽”。顺应时代发展而选择其中之一,不失为专业选择的好方法。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瞬息万变,当前的热门行业不一定是以后的热门行业,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才是硬道理。
二、选专业不能只看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只把兴趣放在第一位,有可能会对专业的选择不利。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考生觉得自己物理好,就选择物理相关的专业,或者觉得化学这门课程有趣,就选择化学相关的专业。然而入学之后,接触的新事物不断增多之后,会逐渐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当前的专业或者甚至根本不喜欢自己所选的专业。
那么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如何才能尽力避免这样的情况呢?那就是在报考之前,一定要通过有限的资源,尽量更多的了解自己心仪大学里都有哪些专业。
高中所学的科目较为基础而且数量受限,而大学中所设专业数量则远远高于高中涉及的科目,专业种类也非常多。
举个例子。如果考生以文科见长,在报名北京大学人文学部时候,就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歌剧研究院8个学院可供选择,而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又有5个本科专业方向。如果以兴趣为导向的话,很难说自己到底喜爱哪一个专业。所以说,多看,多了解,做选择的时候才能有更明确的方向。
三、选择新增专业要慎重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虽然要结合当下热门专业和社会发展情况,但是也不能一味的求“热”,要保持客观和理性。选择新增专业的时候,要考虑学校是否具备这个专业所需要的优质资源。
比如2020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引领人工智能理论及交叉应用发展的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国际化的精英型创新人才。但该校是人文社会科学见长,那么对于这一新增的工科专业,就需要慎重考虑是否真的值得报考。
再比如,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新增心理学专业。是该校的第一个理学专业,其目的在于将心理学与语言学、语言教育、人工智能等结合起来,实现其与语言学、语言教育及人工智能等协同进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而从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各个专业就业率我们可以发现,该校就业最好的专业主要分布在外国语相关专业和新闻相关专业,都是典型的文学专业。所以,如果考生真的对心理学感兴趣,建议报考同水平大学中以理学见长的高校。
小编总结:
1. 认识自己的能力。如果你相信自己的个人潜力并且希望成为该专业的高端顶尖人才,就认准这些高校的一流学科,但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潜力并未达到成为高端人才的要求,那么选择当下热门行业的相关专业,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2. 选专业不能只看兴趣或者单科分数,多了解相关高校的专业很关键。
3. 以热门行业新设的专业要慎重考虑,因为这些专业所涉及的学科可能在该高校并不见长,拥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也未必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