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关注公众号

好消息!广东工业大学新增五个本科专业!

罗老师

输入分数,看专家推荐大学

输入分数

马上查看 >
免费测你能上的大学

大数据智能推荐 × 专家团队精选

你的分数
高考省份
首选科目
历史物理
再选科目
政治化学地理生物
马上查看>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备案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新增目录外专业点名单。

其中,我校2019年度新增备案专业5个,分别是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能源化学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至此,我校本科专业设置数达81个。


图 | 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度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信息表

现在,工仔将详细介绍新增的专业,带你走进新世界的大门!

一、机器人工程专业

1、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具有协同精神与创新意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器人工程领域 技术和管理人才。 

1)知晓行业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尊重社会价值,遵守工程职业规范; 

2)具备解决专业技术领域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 

3)具备组织与实施工程项目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4)具有系统思维、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能力

2、专业特色

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设置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原则,学生培养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严谨科学态度,课程体系设置参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2015》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中的机器人工程设置,强调学生工程思维素养、工程设计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综合与实践、培养创新能力与意识。着重于机器人工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三大核心课程群, 通过协调课程群内相关课程的授课内容、教学安排与考核方式,以一个统一的、体现当前主流技术的实践对象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实现能力的渐进培养,使学生在机器人工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三个领域具备良好的职场必需能力。

3、专业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人工智能原理、机器人驱动与运动控制、数字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机器人入门项目设计I、II、 机器人机电一体项目设计I、II、III、机器人学

双语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入门项目设计

二、人工智能专业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人工智能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承担研发任务能力与创新能力,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具有能从事自主无人智能控制、大数据 与知识自动化、机器视觉与多媒体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及相关教学、 管理等工作;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其管理部门从事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知识工程与知识图谱、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领域的技术设计、开发和工程管理的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1)系统掌握智能科学与计算、智能系统与工程、多媒体技术与模式识别、认知/控制/系统/信息论等人工智能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承担研发任务能力与创新能力,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2)能从事人工智能直接关联的跨媒体智能、大数据智能、机器人及混合增强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及相关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够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独立开展人工智能关联的工程领域应用和创新的能力;

3)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能够成为单位 的业务骨干,有获得相当于算法工程师、数据工程师与系统架构工程师技术职称的能力; 

4)能够具有学习与创新、沟通与表达、跨文化合作与交流能力,在信息与人 工智能技术行业不同职能团队中发挥特定作用,并具备承担领导角色的能力;

培养预期: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发展为合格的工程师,能够独立解决人工 智能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成为所在领域的技术或管理骨干。

2、专业特色

立德树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素养好、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宽的人才,形成科教结合、教学互动、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的特色。做到:

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工科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优化实验手段和环境,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普适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

2)前沿学科与专业,引领专业建设向“尖端”发展,综合各学科做优势互补。并 使专业建设与产业深度融合,本科生深度参与科研训练,至学科带头人起,全体专业教师至上而下带本科生进科研、进团队,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以产出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为导向,开放式平台普及学生竞赛与创新,ACM/ICPC、 大小挑、“互联网+”、数学建模等比赛,课内实验实习和课余科技活动结合,对学生实行分类指导,突出前沿性与实践性,锻炼专业能力。

培养方法:坚持本专业的特色,重点突出科研与教学、教学与企业需求相结合,试 行“3+1”及“导师工作室”并行的模式,将科研引入教学,通过课程设计、课外科技实践、各种类型竞赛活动等多个环节,以达到培养“有较强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

3、专业课程

专业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

基础核心课程: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 与设计,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人工智能,随机过程,数学模型,计算方法,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嵌入式系统基础、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传感网与物联网、并行与分布式计算等。

方向模块课程:

*自主无人智能控制方向:多Agent系统、智能控制技术、ROS机器人程序设计

*大数据与知识自动化方向:高性能计算、知识工程与知识图谱、大数据技术基础

*机器视觉与跨媒体智能方向:自然语言处理、脑与认知科学基础、虛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1、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特别是广东省)能源发展的战略需求,培养具有健康身心、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正确的价值观、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具备能源化学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能源化工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开发、工艺设计、装置设计、过程控制、节能减排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能源化工技术人才和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健全人格、正确道德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 

2)具备宽厚扎实的能源化学工程技术知识,具有适应能源化工及相关领域发展所需的专业 技术能力。 

3)具有科学创新思维,能在工业界、学术界、教育界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的能力,具备 一定的工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在能源、化工等领域具有职场竞争力,有解决复杂能源化学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专业特色

1)本专业以广东省的能源发展战略为导向,以“符合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重视工程实践、强调创新能力”为专业培养特色。 

2) 本专业构建了“以能源化工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的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获取新知识能力或从事其他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并通过设置模块化选修课体系,使学生能承担能源存储与转换、新能源、化工节能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及其管理工作。 

3) 本专业课程体系强调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衔接,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着力于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工程技术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给学生更多参与实践的空间和机会,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3、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能源化工工艺学、化工热力学、能源化工设计、化工过程控制、化工分离工程、化学电源、能源催化基础、电化学工程等课程。

特色课程:电化学工程(中英文),能源化工工艺学(中英文),能源催化基础(中英文)。

四、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1、培养目标
1)具有品德高尚、志存高远的意志,刻苦务实、精勤进取的精神,优秀的公民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具有本专业所须的经济与管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大数 据获取与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大数据系统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界定并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具有独立担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实践工作的能力;

4)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前沿,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学科的主要研究范式,具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熟练查阅本专业学科领域中、外文书刊,具有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5)具有“开源、开放、共创、共享”的互联网思维和合作共赢思想,具有乐于创意思考、开拓创新和创业发展的能力,懂得运用大数据工具手段进行创意思考、创新实践和创业发展的基本方法,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

6)具备一定的社交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业务处理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商务运作能力,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2、专业特色

1)结合我校工科办学特点和自身办学优势,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科基础,突出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结合特色,会经营、懂技术、懂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 

2)强化学科优势特色方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实际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基于大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3、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 、统计学、计量经济学 、运筹学、会计学、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数据库原理、Python程序设计、大数据平台基础(Hadoop)、大数据采集与管理、NoSQL数据库、人工智能应用

特色课程:计算机原理、Java Web应用开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仓库与多维建模、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大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与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可视化、数字化运营、移动应用开发、金融数据分析、文本挖掘、社交媒体分析、大数据应用案例选讲

五、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1、培养目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立足于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趋势、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广东省新能源行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和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材料开发以及新能源系统应用等专业知识,能在新能源领域从事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2、专业特色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将依托学院在材料科学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两个学科长期交叉融合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搭建以材料科学基础,与新能源开发、转化、传递和储存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并延展到新能源工程应用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深入学习材料与能源的交叉领域的跨学科知识。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适应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要求增设的能源动力类本科专业,专业的培养坚持广东工业大学“与广东崛起共成长 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办学理念, 强调与社会需求的有效接轨,重视产业与行业的技术需求。通过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校企联合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多种手段,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在新能源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3、专业课程

专业主干学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工程材料基础、新能源转化原理与技术、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风能技术与应用、储能原理及技术、能源动力测试技术等。
双语课程:能源材料基础、储能原理及技术

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
独创:大数据推荐 + 专家精选
四川
政/史/地
物/化/生
一键查看 >
高考省份
关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请选择科目
关闭
首选
历史
物理
再选
政治
化学
地理
生物

文中提到的大学

查看详情>
广东-广州 | 本科 | 理工 | 公立 | 广东省
省重点 保研资格 卓越工程师 双万计划

相关专题

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
四川
 
物理/化学/生物
点击查看 >
高考省份
关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请选择科目
关闭
首选
历史
物理
再选
政治
化学
地理
生物

精选推荐

【速看】报考大学时,搏冲稳保垫是什么意思?怎么填报? 华为认可的大学专业汇总:校招人数最多! 国家公费师范生:报考利弊/招生大学/招生专业/就业前景 中央选调生高校名单:中央选调生最吃香的专业 揭秘:想进入军工集团,就选这些大学和专业!

高考试题

更多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