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北工业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下文将展示河北工业大学所有招生专业在2024年高考中最低录取位次排名,帮助大家了解河北工业大学各专业的高考录取数据。

一、2024河北工业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本科批物理类
2024年在河北物理类考生中,河北工业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550分~610分。下文是河北工业大学在河北本科批物理类考生的招生专业及分数。
1、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新工科试点班):610分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08分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07分
4、软件工程:606分
5、电子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班集成电路方向):606分
6、电子信息工程:606分
7、法学:605分
8、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605分
9、人工智能:605分
10、电子科学与技术:604分
11、自动化:603分
12、通信工程:603分
13、物联网工程:602分
14、机器人工程:602分
15、智能制造工程:600分
16、新能源科学与工程:600分
1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99分
18、机械电子工程:598分
19、能源与动力工程:597分
20、应用统计学:597分
21、会计学:596分
22、车辆工程:595分
23、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595分
24、英语:595分
25、储能科学与工程:594分
26、测控技术与仪器:594分
27、工程力学:592分
28、公共管理类(含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592分
29、应用物理学:592分
30、智能医学工程:591分
31、生物医学工程:591分
32、交通工程:591分
33、汉语国际教育:591分
34、金融学:589分
35、新能源材料与器件:589分
36、高分子材料与工程:588分
37、制药工程:588分
38、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588分
39、工业工程:584分
40、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84分
41、化学工程与工艺:584分
42、应用化学:583分
43、智能建造:582分
44、法语:582分
45、生物工程:582分
46、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580分
47、工商管理:580分
48、金属材料工程:579分
49、工业设计:578分
50、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577分
5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576分
5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576分
53、环境工程:576分
54、安全工程:574分
55、环保设备工程:574分
56、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574分
57、海洋技术:574分
58、工程管理:573分
59、土木工程:571分
60、城乡规划:570分
6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河北工业大学亚利染那工业学院招生专业,由本校与美国亚利采那大学联合开办,学制4年,采用“4+0”培养模式,四年培养过程全部在河北工业大学天津校区进行):570分
62、日语:569分
63、建筑学:568分
64、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本专业是本校与新西兰梅西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学制4年,采用“4+0”培养模式,四年培养过程全部在河北工业大学廊坊校区进行):562分
65、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本专业是本校与德国北豪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专业项目,学制4年,采用“4+0”培养模式,四年培养过程全部在河北工业大学天津校区进行):556分
66、应用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河北工业大学亚利桑那工业学院招生专业,由本校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开办,学制4年,采用“4+0”培养模式,四年培养过程全部在河北工业大学天津校区进行):551分
67、材料物理(中外合作办学,河北工业大学亚利桑那工业学院招生专业,由本校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开办,学制4年,采用“4+0”培养模式,四年培养过程全部在河北工业大学天津校区进行):550分
本科批历史类
2024年在河北历史类考生中,河北工业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597分~617分。下文是河北工业大学在河北本科批历史类考生的招生专业及分数。
1、法学:617分
2、思想政治教育:612分
3、汉语国际教育:609分
4、公共管理类(含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604分
5、英语:604分
6、法语:597分
7、日语:597分

二、河北工业大学在天津的最低分及录取位次排名(2024年)
批次 | 最低分 | 位次排名 |
---|---|---|
本科批A段 | 595 | 12966 |
对于2025年天津考生来说,高考位次超过12966名,则有机会被河北工业大学录取。
三、河北工业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创办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1929年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学校1996年跻身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4年由河北省、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2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兴工报国”办学传统和“勤慎公忠”校训精神,形成了“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近年来,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领域在ESI全球排名前1%排名中稳步提升。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