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关注公众号

强基计划经验分享

李娇老师

输入分数,看专家推荐大学

输入分数

马上查看 >
免费测你能上的大学

大数据智能推荐 × 专家团队精选

你的分数
高考省份
首选科目
历史物理
再选科目
政治化学地理生物
马上查看>

想要参与强基计划,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对于希望在高考中走强基路线的同学们,又该如何规划?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文科、理科强基计划的笔试经验分享,以及面试经验分享,助你一臂之力。


关于强基计划的一点简要介绍

Q1:强基计划是什么?

A1: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Q2: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是什么?

A2:基于我校“为国选材、厚植强基、拔尖领军、创新未来”的强基人才选拔培养定位,结合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选拔一批肩负使命、志趣坚定、禀赋优异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基础学科和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

Q3:什么样的人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A3:(划重点)有志于基础学科、重大战略,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你可能觉得以上都是废话,但是,之后你都会意识到明确自己将来的目标有多么重要。强基计划,不能被生硬地理解成一个招生计划。

一、理科笔试经验分享

高考结束后,有志于强基计划的你(区别于那些裸分上线的大佬们)就必须开始着手准备强基计划的考核了。学校老师会进行数学、物理和面试的相关指导,建议参加。

此外,强基备考期间最重要的是注意心态,一是要坚决抵制外界那些无需考强基的人的诱惑,二是始终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数学

强基数学考题题型为不定项,难度稍高于高考,约等于竞赛一试。但个人认为对于非竞赛生来说,数学在数理化三门中是最容易拿分的,因为你接受的是镇中的高考训练和强基指导,自己补充学习知识点后一般的题都能解决。回忆回忆你是怎么用巧法选高考选择题的,你也可以这么做强基考题。

由于数学部分题量较大,占分较多,建议非物化竞赛学生优先做数学,但切忌在一道题上死磕太多时间。(无论任何考试时间分配都是最重要的!!!)

物理

物理考题基本全为竞赛内容,题型同为不定项,但是相比于数学,物理的难度在于一道题可以有七八个选项,相当于是这道题三个小问全对才能拿到这道题的全部分数,而选错一个小问这道题便一分不得。如不考虑失误,题目本身难度平和,物理天赋好的同学在补充学习竞赛知识点后也可以拿到分数。

物理部分大约十几题,由于计算量较大,建议非物竞生放弃那些涉及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的题目,以免因小失大。(一定要看清题意,小心进坑!)

化学

化学考题基本全为竞赛内容,也是不定项。化学备考建议上网络查找那些系统而优秀的强基网课自行学习。由于强基化学考的计算题较少,大部分考察的均为知识点,所以还是比较容易拿分的——学到过这个知识点基本就能做对题。

化学部分也是大约十几题,如果你在考前学习过化学相关知识点,可以考虑先数学后化学的顺序,至少所有三门课的题目得看一遍。(就算没学过也要把看上去对的蒙完)

小作文

笔试为上机考试,但是在三小时的数理化轰炸之后,你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要写两篇小作文。这里可以透露一下,两篇小作文每篇500~600字,可能涉及你对强基计划的了解、你的人生规划、时政等。稍微有所准备即可。

二、文科笔试经验分享

清华文科强基笔试分为三个项目:(1)数学与逻辑;(2)文科基础;(3)学科探究

1、数学与逻辑

数学试题和理科生的应该是一样的,对于没有数学竞赛经验的文科生来说难度必然是高的,尤其是像我这种高考数学都感到困难的文科生。高考结束之后学校会开展针对数学的强基培训,以及市场上会有针对文科生强基的培训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

但其实,培训的用处并不是特别大,第一没有竞赛基础的文科生听了也难以理解+运用,第二很多题目不会做不是因为不知道知识点,而只是思维逻辑有欠缺。短短几天的培训对于笔试最大的帮助可能是寻求一个心理安慰。除了培训之外,文科生真正比较好的选择可能是做以往的强基真题。培训也好,真题也好,总之高考之后最好不要把数学丢掉,保持一点对数学的敏感度没准蒙答案还能多蒙对几个。对于文科生来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试题上感觉能做的尝试努力做出来,其他的题目则是想办法去猜答案。最糟糕的情况并不是做不出题,而是那些原本有可能做出来的题目因为考场紧张而做错。简而言之,强基数学题目肯定是难的,但是你的对手也是省内文科生,大部分也都是做不出题的,所以完全不用紧张,尽人事就可以。

2、文科基础

文科基础考什么可能是很多文科生的疑问,因为文科题目比较复杂,所以网上一般也没有原卷真题。总体来说,文科基础的考试还是比较切合强基目标的,主要考察考生的文科素养。考试内容包括:大部分【文言文阅读理解】+小部分【文科常识、语文知识、历史史实、古文字溯源】(其中文科常识比较多)。不难发现前一部分是考能力,后一部分是考知识储备。后一部分很难准备,第一涉及的内容很多很杂,第二不可能在短短几天的准备中背下来,而且考得相对比较简单,且不同领域知识各只取一点点,所以费劲准备的性价比不是很高。前一部分相对占比大,而且不太需要特殊知识,主要需要比较强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是强基考试前可以提高的。总之其实也很难,而且是不定项。

3、学科研究

学科研究主要考察对自己专业的理解和未来人生规划。

不同于理工科,文科生的强基方向——历史、哲学、古文字——可能看名字知道这个学科是什么,但是其实并不真正明白它的干什么的。比如历史,就真的只是像高中一样背史实吗?如果你在学科探究中提到类似的话,那么只能暴露出你对这门专业极其浅薄的理解。所以最好在强基准备的时候抽一点时间去了解自己的专业,尤其是那些填强基专业方向的时候没有特别感兴趣的所以随便填了一个第一志愿的人。


三、面试经验分享

面试,游离于大家的学习体系之外,是一个有些玄乎的考核形式。它本身很难有量化的标准,也受制于多种外界因素。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把相对可控的部分做好。接下来我从“面试前”和“面试时”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面试前

面试前主要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准备和心态的调整。

(1)衣着方面

不建议着正装。面试时间往往是夏天,颜色干净(最好不要是纯白)的衬衫+长裤或许比较合适,不仅符合学生身份,也显得更加清爽,既不过于正式也不显得随意。我在面试时穿了一件淡蓝色的短袖格子衬衫(理工男的偏爱)。

(2)心态方面

总结下来就只有放轻松。鉴于大家在面试之前肯定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心态方面应该都没有大的问题。我在面试前的一段时间心态是相当放松的,加上幽默的学长在集合点名的教室里上演了一系列有趣的操作,整个教室充满了欢乐的气息,我已然感受不到对于面试的焦虑。相信各位同学也不会有问题。

2、面试时

面试时你要面对的是若干考官对你的提问。这时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1)表现自然

在面试时,你与考官是进行平等交流,你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只需要很自然地表述出来就行。过分的谨慎与犹豫只会导致时间的浪费与老师印象的下滑。但是,平等交流不意味着对老师最起码尊重的缺失,必要的礼仪仍需遵守。

(2)展现能力

面试时老师会考察你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思考问题的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等等。为此,你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有条理性地去分析问题,并展现给面试老师。比如你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你可以从这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三个角度思考,并且把思考逻辑展现给老师,来体现你有条理地分析问题的能力。鉴于老师会循着你的回答继续提问,我在面试时,回答后续问题时会偶尔回扣前面问题的回答,以体现逻辑的连贯性。

(3)眼神交流

回答问题时,尽量平均分配看向三个老师的时间。不过眼神交流时,也不要被老师的神情影响。以我为例,当我在回答完第二个问题后,有两位老师都很开心,但是另一位老师却很严肃,经常看右手边的那堵墙,看似心不在焉。但是在问题的追问上,他的提问却异常的犀利。由此可见,我们在看向老师的同时,一定要保持对相关问题的集中思考,不要掉以轻心。

(4)注意时间

面试的问题都会有时间限制。你在回答问题时,若是遇到准备充分的题目,要注意适当加快语速,加强对关键词的强调。而若是突然的追问,你很可能说不出那么多要点,这时可以通过回扣前面的回答充实内容。同时在回答完时一定要向老师示意(如“谢谢老师”等),千万不要冷场。

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
独创:大数据推荐 + 专家精选
四川
政/史/地
物/化/生
一键查看 >
高考省份
关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请选择科目
关闭
首选
历史
物理
再选
政治
化学
地理
生物

文中提到的大学

查看详情>
北京 | 本科 | 综合 | 公立 | 教育部
985 211 双一流 国家重点 强基计划 中央部属

相关专题

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
四川
 
物理/化学/生物
点击查看 >
高考省份
关闭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请选择科目
关闭
首选
历史
物理
再选
政治
化学
地理
生物

精选推荐

【速看】报考大学时,搏冲稳保垫是什么意思?怎么填报? 华为认可的大学专业汇总:校招人数最多! 国家公费师范生:报考利弊/招生大学/招生专业/就业前景 中央选调生高校名单:中央选调生最吃香的专业 揭秘:想进入军工集团,就选这些大学和专业!

高考试题

更多 >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