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作为我国新政策与传统高考之间的差异很大,在新高考政策中历年的录取分数线往往常考价值不大,所以我们在进行参考时会用到高考位次。今天的内容主要为大家解答高考位次的计算方式。
在进行解答之前,老师先为大家介绍什么是高考位次。高考位次一般指的就是考生在当年高考中在同类型科类(理科、文科)中对所有考生进行排序的位置,就叫高考位次,通常我们也可以称为成绩位次或者是录取位次。
高考位次主要分为学校位次、区县位次和省市位次,而这对不同位次之间的含义是不同的。学校位次主要是学生在全校里面同类型(文科或理科)所有考生从高到低排序所处的位置;区县位次是学生在区(县)同类型(文科或理科)所有考生从高到低排序所处的位置;省市位次主要是学生在全省同类型(文科或理科)所有考生从高到低排序所处的位置。考生在进行填报时,参考最多的主要是省市位次和区县位次。
高考位次的计算方式也非常简单,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无法得出具体的位次,但是却可以通过计算来参考。比如A的高考成绩是550分,而550分在全省累计人数有1500人,今年在550分的人数就有100人,那么我们可以说A所处的位置是在1400-1500之间。
在高考位次换算中当我们不知道新高考省份高考位次如果换算成旧高考年份的位次时,则可以运用三分法计算:偏文的学生可以看史地政平均位次,偏理科的学生可以看物化生的平均位次。
比如湖北高考成绩600分,所处位次是12866,其中物化生三科的位次是10398,史地政的位次为2468。而10398占中位次的80%,2468占总位次的20%,那么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偏理的位次是不低于(10398+2468*60%=11788),偏文的位次是不高于(2468-3548*60%=987)。
于是我们通过计算便可以得到偏理科的学生位次是在10398到11788之间,最终选取其平均值就是11093,而偏文科的学生位次是在987-2468之间,最终选取平均值就是1727。
高考位次计算方式:
①物理科目类转换
c/a=X/A,X=c*A/a,其中c表示学生本次在省内的排名;a表示当年高考物理科目类人数;B表示本省当年理科排名;X表示历年理科排名;a=(A+B)*物理百分比。
②历史科目类转换
c/b=Y/B,Y=c*B/b,其中c表示学生本次在省内的排名;a表示当年高考历史科目类人数;B表示本省当年文科排名;X表示历年文科排名;b=(A+B)*历史百分比。
那么高考一分一段如何换算位次?其实很简单,当我们在进行换算时需要对比近几年一分一段表,不要只看当年的数据,整体看近几年的数据更准确,如果所在位次高于历年高考位次,则说明报考希望更大。
比如A考生2023位次在4000,而某学校历年位次是在4000到8000,那么A考生位次是刚好达到了某学校的位次的,考生可将这类学校视为保底院校。
如果某学校位次区间在2000到6000,那么考生的位次是在满足学校位次分的,学生可将这类学校视为稳妥院校。
如果某学校的位次区间在1000到4000,那么考生的位次刚好在学校最低位次,被录取的可能性就比较低,学生可将这类学校视为冲刺院校。
一般来说冲稳保院校的比例如下:
梯度/高考模式 | 旧高考 | 新高考 |
---|---|---|
冲 | 20% | 15% |
稳 | 15% | 45% |
保 | 30% | 15% |
垫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