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高考模式下,选文还是选理就会让同学们陷入好一阵的纠结,如今新高考选科模式来临,面对学科之间五花八门的搭配,同学们更是不知如何下手。每组学科搭配都会出现不一样的声音,比如很多人不建议物理化学政治的组合搭配,物化政为什么是最烂组合?本期文章小编将为同学们解答上述疑问,并附带物化政组合的优缺点,仅供参考。
一、新高考选科对应的大学专业
注意的是,不同院校的专业对于选科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具体院校具体分析,比如北京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只要求选科物理,但是北京大学的国际政治专业不仅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或者历史,还要求再选科目为政治,以下只是新高考选科科目大致对应能报考的专业,仅供参考:
新高考选科 | 对应可报专业 |
---|---|
物理 | 机械类、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海洋科学类、电子科学类、地球物理学、航天航空类和武器类、工程力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等。 |
化学 | 生物科学类、应用化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林业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地质学类、化工与制药类等。 |
生物 | 水产类、动物生产类、医学类、森林资源类、草业科学类、科学类、生物工程类、环境生态类等。 |
政治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法学类、公共管理类、教育学类、社会学类、历史学类、政治学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等。 |
历史 | 考古学、地理学科、汉语言文学、世界历史、历史学、文物保护技术、民族学等。 |
地理 | 气象类专业、水利水电类、资源管理类、地理教育类、地质勘探类、旅游类、酒店管理类、城市规划类、地图测绘类等。 |
二、物化政为什么是最烂组合?
以前的旧高考分科模式下,最传统的理科组合就是物理化学生物,选择理科的人数总是比选择文科的人数多得多。而物化政其实就是原本理科中的生物变成了政治,可同学们对这个组合的搭配却没那么好的评价,这是为什么呢?
生物和政治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和物理化学搭配起来,就存在起了不小的差异。物理和化学是两门绝对理科的学科,学习难度大,要求学生具有优秀的理科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物理和化学之间的学习非常紧密,可以相辅相成,理科思维能力好的同学基本上都能一起驾驭。
物化生组合中,生物虽要背诵的知识也不少,但是生物的逻辑性也很强,和物理化学之间有种相关性,学习起来上手容易。而物化政组合中,政治是绝对的文科,知识体系的背诵量相当大,并且政治虽需要背诵得多,却不一定背得多就能拿高分。政治和物理化学生物这些总有一个标准的计算答案的理科学科不同,政治严格来说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而且题目灵活,常常与时政挂钩,就算是理科学霸也不能保证政治轻轻松松拿高分。
总结:每组学科搭配都各有各的优势与劣势,没有最好的组合,也没有最烂的组合,适合自己的且能够很好学习的就是最好的。物化政总体的学习难度较高,既要求学生具有优秀的理科逻辑思维,又要求具有良好的文科素养,所以物化政适合全能知识型人才。可话说回来,真正的学霸学习生物可能比政治更好拿高分,选物化生反而赋分较高。
三、附物化政组合的优缺点
任何一套组合都有其优缺点,高考改革从旧文理分科模式改为新选科模式,就是希望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学科组合,又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又能全面发展成不一样的人才,那么物化政有什么优缺点呢?
1、缺点
A.学习难度较大
物理和化学本身学科的难度就已经较大了,而这两门与政治之间又是不同的学科思维,所以考生需要文理思维兼备才能三门都学得好,对于兼顾不过来的同学来说,有点难度。并且物化政的选择人数少,如果成绩中等的话,赋分上没什么优势。
B.资源差异
此前的文理分科已延续多年,院校的师资匹配也是形成了一套专业的体系,所以纯理科的物化生方面,学生们不用担心教师资源不够的问题,而如今的选科新模式下,不是每一个学校都能有足够的资源让同学们自由选择学科搭配。物化政的选择人数总体较少,很有可能面临师资力量不够,甚至若是选择人数过少,这些同学还可能会被老师调解去选其它学科。
2、优点
A.专业覆盖率高
选择物理这门学科之后,本身能覆盖的专业就已经很广了,加上化学,基本能达到90%的专业覆盖率,不过只是物理和化学可能没办法选择部分相对文科的专业。可选择了政治之后,选择面就更多了起来,专业覆盖率达到了96%,很适合那些对未来专业迷茫,也没有任何规划的学生。
B.竞争压力小
物化政的选择人数肯定是没有物化生的选择人数多的,物化生基本是学霸扎堆,想要赋分高就得和那些理科尖子生们竞争,而物化政的选择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也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