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投票人数:14人
综合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58% |
四星 | 14% |
三星 | 21% |
二星 | 0% |
一星 | 7% |
学生投票人数:13人
办学条件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48% |
四星 | 0% |
三星 | 38% |
二星 | 7% |
一星 | 7% |
学生投票人数:12人
教学质量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60% |
四星 | 8% |
三星 | 16% |
二星 | 0% |
一星 | 16% |
学生投票人数:12人
就业满意度 | 占比 |
五星 | 43% |
四星 | 8% |
三星 | 25% |
二星 | 8% |
一星 | 16% |
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发展红色旅游的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服务及培训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二、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讲述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等内容,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旅游目的地管理》讲述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发展规律、管理等内容,能够为目的地运营管理、发展战略提出解决方案。 《旅游接待业》讲述旅游接待业的类型和服务管理、顾客关系、服务质量、信息系统、品牌战略等的管理以及服务管理创新,能够为学生未来从事旅游接待业打下基础。 《旅游消费者行为》讲述旅游消费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企业管理心理等基本理论,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实践工作中的心理储备能力。 《旅游政策与法规》讲述中国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和现状、重要的旅游法律法规等基本内容,为日后从事旅游行业工作打下坚实法律基础。 《旅游经济学》讲述旅游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使学生能解决旅游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旅游管理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知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旅游规划与开发》讲述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及基本方法,对锻炼和培养学生旅游产品开发创新能力以及旅游规划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主要就业方向和领域毕业生可在旅行社从事导游、计调、旅游咨询、旅游营销、投诉处理、旅行社管理等工作,可在各类会议展览公司、旅游电子商务公司、旅游景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等从事服务与组织管理工作,还可在高星级饭店从事服务与管理等工作。
四、专业概况 辽宁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申办于2013年2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于2013年秋季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本专业主要培养符合地方特色旅游业发展需求的具有现代信息技术及深厚地域文化底蕴的高素质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创办于1993年,于2001年被辽宁省评为旅游试点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我校“三大”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培育专业之一。办学26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旅游专业办学经验,具备了完备的教学条件,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本科招生六年来,本专业本着积极服务地方旅游业的理念,依照学校的总体办学思路,努力培养旅游高级应用型人才,加强办学特色,在教学理念上充分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在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上,以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平台,着重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五、办学特色 1、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优良传统,大力推动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 2016年9月和2017年7月,旅游管理专业先后与本溪市南芬区政府和本溪县政府签署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决定在区域发展研究与咨询、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联合办学、人才培训与交流、特色优势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该实训基地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政校企合作,体现了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宗旨,实训基地将会为南芬区和本溪县输送更多优秀的旅游人才,为本溪旅游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紧密对接旅游产业,适应旅游业人才需求,塑铸旅游专业特色 2016年3月,我校旅游管理专业邀请高校、企业、地方政府12名专家,召开调研会,参与旅游管理专业2016级、2017级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最终确定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方案着重凸显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实现了办学与地方经济发展、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五个方面的无缝对接。
3、合作共赢,在履责中彰显专业特色 ①依托企业,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日益彰显,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连续两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有3D导游综合模拟实训室、旅游模拟客房实训室、旅游模拟餐厅实训室、旅游商品实训室,智慧旅行社实训室。同时,还有旅游企业、地方政府建立了稳定的高水平的校外实践基地十多个,其中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辽宁科技学院——本溪水洞国际旅行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教育厅资助经费30万元;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创新创业教育有声有色,2015年获辽宁省大学生导游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6年获辽宁省大学生导游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7年获得辽宁省大学生导游大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同时,我校连续多年举办校级导游大赛,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每年成绩均名列前茅。通过大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并完成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省级大创项目1项,校级大创项目多项,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老师的实践能力。
②以产业行业需求为导向,围绕行业关键共性问题开展研究开发,科研的应用型特色不断充实 发挥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源、信息源、创新源功能,担当社会服务责任。依托挂靠在我校旅游专业的本溪旅游研究院平台,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与本溪市政府、相关旅游企业紧密结合。老师通过承担相关旅游研究课题,服务地方旅游发展,并以科研带动教学。近两年已经承担18项本溪市旅游发展研究课题,为辽宁省和本溪市提供咨政建言近10项,6项成果获得本溪市政府征文二等奖。其中多项成果已经被本溪市政府相关部门采纳,为本溪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4、加入辽宁省旅游服务业校企联盟,加强与省内其他旅游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合作 依托旅游管理专业我校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加入辽宁省旅游服务业校企联盟,促进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与省内其他旅游院校、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合作,推动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的紧密结合,推动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转型,在互动共赢中提高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服务地方的能力。
目前,我校正在争创国家级转型发展示范校,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将抓住机遇,凝心聚力,借助本溪市旅游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加强政产学研合作育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努力推进产教融合转型发展,加快专业建设,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六、师资队伍本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一支整体结构合理、优化、发展趋势良好、以老带新、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人,均为“双师型”教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7人。硕士以上学位9人,其中博士1人,博士在读2人。其中,辽宁省百千万人才“万”层次人才2人,本溪市自然学科带头人1人,本溪市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还有多名老师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和校优秀青年教师。 所有教师均具有行业资格证书,通过与旅游企业合作,多名教师走进旅游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聘请多名旅游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教学,现已形成一支学缘结构合理、新老结合、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重视教师国际化培养,组织教师参加具有国际酒店管理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培训,如“万礼豪程”项目等,提高老师的国际视野和教学水平、方法、理念。
七、办学条件旅游管理专业拥有“3D导游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餐厅实训室”、“旅游商品实训室”、“旅行社实训室”5个校内实验室,使用面积692平方米,总投资190余万元,学生可在此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大部分实验操作训练。有1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包括一家省级大学生实践基地),聘请了有经验、懂理论的工作人员作为实习指导教师,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创造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动态环境中经受锻炼的机会。
八、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加大实践比例,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比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创新创业实战演练。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3项国家级大创项目、4项省级大创项目和20几项校级大创项目。
九、人才需求和就业前景旅游管理专业行业指向明确,就业前景广阔。主要为外事机构、旅游管理机构、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星级酒店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合格的基层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