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掌握电子信息、通信、信号处理、计算机、互联网、控制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信息、通信、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等工作的创新人才和应用复合型人才。
课程设置基础课程主要有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外语等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电子电路、电磁场、数字信号处理、程序设计、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
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数字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创新创业教学环节主要有科研导论、创业基础课、科研选题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培养特色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9人(硕士生导师9人),讲师6人,另有外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人。本专业全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全覆盖,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创新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在通信、信息处理、物联网、大数据、能源互联网等相关领域从业的基本素质及能力。在宽口径培养的同时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并新增人工智能培养方向,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本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具有大唐电信等多家校外实习基地,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密歇根大学、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比利时蒙斯大学等多所国际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涉及的交流项目涵盖了短期交流、2+2、3+1、3+2、4+2等多种形式。就业深造本专业毕业生能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工程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工程设计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组织管理、教育等工作。本专业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相关的5个硕士学科点,约20%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