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关注公众号

院校满意度 4.6

江苏-徐州 | 本科 | 综合 | 公立 | 隶属教育部
双一流 211 国家重点 中央部属 保研资格 卓越工程师 双万计划

2025年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类专业

摘要: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类专业是一个很好的专业,本页面将展示中国矿业大学的学生对计算机类专业的真实评价,包含综合满意度、就业满意度等。
查看计算机类:专业分数线 >

一、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好不好?

综合满意度:4.9分

学生投票人数:17人

综合满意度 占比
五星 89%
四星 11%
三星 0%
二星 0%
一星 0%
办学条件满意度:4.7分

学生投票人数:19人

办学条件满意度 占比
五星 80%
四星 15%
三星 5%
二星 0%
一星 0%
教学质量满意度:4.9分

学生投票人数:16人

教学质量满意度 占比
五星 88%
四星 12%
三星 0%
二星 0%
一星 0%
就业满意度:4.9分

学生投票人数:15人

就业满意度 占比
五星 87%
四星 13%
三星 0%
二星 0%
一星 0%

二、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类专业怎么样?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址:http://cs.cumt.edu.cn/咨询电话:0516-83591710一、招生大类介绍计算机类2017年我院在计算机类中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安全专业新生。所有新生在一年级不分专业,统一编班学习,大二进行专业选择。学院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西澳大学等著名高校开展2+2联合培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高素质”的指导思想,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前两年各专业所学课程为大平台课,后两年根据专业及方向不同设置相应课程。通过学习《信息学科概论》、《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九门大平台课程,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根据每个专业设置的两个方向课程学习实习个性化分类培养。大学期间,可以通过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工程实践,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三、大类所含可修专业介绍(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始建于1978年,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十三五”品牌培育专业,包含大型软件开发、计算机视觉、移动软件开发等三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人,师资队伍素质精良、充满活力。计算机专业特别重视大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教育,与10余家国内著名IT企业联合建立了校企工程实践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1.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适应性强、有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2.学习内容。除了九门大平台课,课程设置还包括软件工程、算法导论、编译技术、人工智能、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计算机图形学、软件测试、JavaEE程序设计等理论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物理实验等实验课,还有认识实习、程序设计综合实践、硬件课程设计、软件工程实践、应用软件开发实践、系统软件开发实践、工程项目综合实践、计算机专业综合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等实习实践环节。3.教育国际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可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完成2+2本科教育和4+2研究生教育。4.学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在国内外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上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学府的研究生,毕业生连续多年保持了充分就业,学生平均薪资水平逐年提高,学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和评价。(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2000年,于2012年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在2013年的首轮检查中获得优秀,从2012级学生开始每年选拔30人组建卓越工程师班,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包含嵌入式系统、智能信息处理、嵌入式软件等三个专业方向。本专业在全国290所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中排名第2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讲师8人。建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别重视大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教育,与10余家国内著名IT企业联合建立了校企工程实践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1.培养目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拥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电子信息领域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智能信息处理系统设计和分析等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和研究型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2.学习内容针对考研升学、卓越计划和就业创业等不同类型学生培养的需求,本专业在主干课程中设置三个课程组,实施人才分类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兴趣和发展自主选择。同时根据专业自身建设的需要,结合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在专业选修课中,两门课为一组,设置X方向课程,实现某一个方面技术和能力的培养。3.教育国际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可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完成2+2本科教育和4+2研究生教育。4.学生发展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在国内外大学生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上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学府的研究生,毕业生连续多年保持了充分就业,学生平均薪资水平逐年提高,学生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和评价。近五年学生竞赛获奖如下: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小挑战杯)2016年“创青春”速度中国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中国机器人大赛季军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0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赛区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智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项,华东赛区1等奖2项,三等奖5项(三)信息安全专业介绍1.专业介绍信息安全专业成立于2004年,为国内较早设立该专业的高校之一,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设立信息安全硕士点,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籍教师2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博士21人。两人入选校青年学术带头人。依托江苏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通过“学竞研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初步建成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信息安全人才培育的摇篮。承担国家、省等各项自然基金项目十多项,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SCI收录40多篇。多人担任国家和省级专业学会主任和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有密码学、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2016年2月23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隆重推出《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我校信息安全专业位列第19位。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息安全领域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能够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的设备应用、产品研发、信息系统安全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技术咨询与评估服务、信息安全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3.学习内容除了九门平台课,本专业系统学习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内容安全、操作系统安全、软件安全,以及相应的系列实验实践课程。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相关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建设有多个实习、实训基地。4.教育国际化注重国际化办学,设置了信息安全新技术等4门英语授课课程,教学内容与当前国际前沿和热点接轨,邀请国外专家来校教学授课,推荐优秀学生到国际知名高校访学。学校对出国访学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5.学生发展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等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得国际优胜奖1项,全国一等奖25项、二三等奖百余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二三等奖几十项,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训练项目12项。就业率接近100%,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银行、通信领域、IT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部分毕业生进入行业领军企业就职,如奇虎360、阿里巴巴等。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比例15%左右,主要去向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本领域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三、校友展示许倩倩,2003年入学,2007年保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直博生,博士论文被评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13年博士毕业后到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到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任副研究员,在国际著名期刊和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各一项、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一项,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一等)一项。敖欣,2003年入学,2007年保送至华南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攻读工学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一年。2012年底博士毕业后在东莞理工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工作,担任软件工程系副主任,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请项目1项。郭亮杰,2003年入学,2007年保送同济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2010年任职于航天科技集团航天704所。先后承担长征三号甲、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多个运载火箭遥测传输设备的研制,为各型号运载火箭的成功飞行做出贡献,先后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十佳青年等荣誉。王计林,2003年入学,任职于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负责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列装置的开发、调试工作;参与福浙特高压等工程;负责项目荣获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荣获季度之星、优秀共产党员、年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