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关注公众号

院校满意度 4.5

北京 | 本科 | 理工 | 公立 | 隶属教育部
双一流 211 国家重点 中央部属 保研资格 卓越工程师 双万计划

2024年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

摘要: 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是一个很好的专业,本页面将展示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对应用物理学专业的真实评价,包含综合满意度、就业满意度等。
查看应用物理学:专业分数线 >

一、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好不好?

综合满意度:4.1分

学生投票人数:71人

综合满意度 占比
五星 49%
四星 28%
三星 11%
二星 8%
一星 4%
办学条件满意度:4.0分

学生投票人数:72人

办学条件满意度 占比
五星 49%
四星 26%
三星 11%
二星 8%
一星 6%
教学质量满意度:3.9分

学生投票人数:70人

教学质量满意度 占比
五星 47%
四星 25%
三星 12%
二星 11%
一星 5%
就业满意度:3.4分

学生投票人数:62人

就业满意度 占比
五星 32%
四星 21%
三星 19%
二星 11%
一星 17%

二、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怎么样?

专业剖析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以物理修养开启人生智慧,使学生具有超越专业知识技能束缚的广阔认识视野,不仅可以在自然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发展和造福于人民的高新技术领域有所作为,而且能够在社会其它各领域的人才需求中,展示自己良好的发展能力和空间。比较优势物理系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物理电子学硕士点;在职教师48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新世纪人才1名,北京市科技新星1名,博士生导师10人。建立了国家科技部新材料模拟与设计实验室、北京市弱磁检测工程中心、国家工科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北京科技大学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以及北京科大天宇微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新材料模拟与设计、微电子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与器件、传感器与传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研究经费近3000万元,承担了国家“973”、“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凝聚态物理中逆问题、先进材料模拟设计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70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主要课程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分析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固体物理学、理科物理实验、专业近代物理实验、数字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光电子技术、固体光学性质、物理效应及应用、真空技术与薄膜物理、现代物理表征方法、光信息技术实验、物理学前沿专题、半导体物理、超导物理、铁磁学与磁性材料基础、材料物理导论、传感器原理、无损检测技术等50余门课程。人才培养本专业不仅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还特别注重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发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律能力培养、社会交流能力培养融入到专业知识的传授中,以塑造学生的科学人文情怀和独立人格为己任。培养学生具有物理学及数学基础理论知识、传感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专业素养以及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开办的“黄昆班”(应用物理专业—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方向)由本专业负责基础课程教学及日常教学管理,半导体研究所的高水平研究员讲授专业课。其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半导体物理、半导体材料及半导体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拔尖人才。科研实践在学期间,学生参加实践有:生产实习、野外认识实习、计算机应用实践和毕业设计。同时学生可以自组团队,成立科技创新项目小组,聘请指导教师,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由本科生组成的科技创新团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北京市“挑战杯”、北京市大学生物理竞赛等多个比赛中屡创佳绩。

物理专业0902班杨伍昊带领团队开展的《竖直激励下多组分颗粒系统分聚行为的耗散能解释》项目先后获得第七届首都“挑战杯”北京市的特等奖和第十三届全国挑战杯的三等奖。物理专业1001班杜兴辰带领团队开展的《基于金属光栅原理的非接触式温度计设计》项目获得第七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国际交流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申请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进行交流学习,本专业和英国邓迪大学和台湾国立大学建立有3+1+1联合培养模式,和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设立了3+1本科高端访学交流项目。每年有不少学生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也有不少学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未来发展应用物理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毕业学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胜任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近几年整体就业率都在90%以上,在国内外继续攻读研究生深造的比例达到60%以上。2013年研究生招生中,我系以推免方式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输送了大量优秀学生。2014届毕业学生中研究生总推免比例达35%,其中校外推免比例25%,校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