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关注公众号

院校满意度 4.6

湖北-武汉 | 本科 | 综合 | 公立 | 隶属教育部
双一流 985 211 国家重点 强基计划 中央部属 保研资格 卓越工程师 卓越医生 卓越法律 双万计划

2024年武汉大学哲学类专业

摘要: 武汉大学哲学类专业是一个很好的专业,本页面将展示武汉大学的学生对哲学类专业的真实评价,包含综合满意度、就业满意度等。
查看哲学类:专业分数线 >

一、武汉大学哲学类专业怎么样?

本科专业有:哲学基地班、心理学。哲学基地班(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本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所在学科的所有二级学科均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的理论与历史知识,具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有关知识,了解国内外哲学理论发展的最新动向,能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握分析解决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思维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理论与实践并重型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原著选读、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等。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新闻出版、公司企业等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策划、宣传、采编、文秘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或硕博连读(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为50%)。现代哲学国际班本专业参考欧美大学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出了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有知识、有思想、善写作、有创造性,能在未来国际学术论坛上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直接与世界哲学界对话的具有世界眼光的哲学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国内学生和国际留学生,采用侧重点不同的教学方案。强调学生掌握运用古代汉语和外语的技能,融会贯通中外哲学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佛教哲学、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等。大部分西方哲学课程采用双语教学,部分课程聘请外国专家全英语教学。还聘请北京、上海等地的国内知名专家以及欧美等著名学者前来做短期讲学。主要专业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精读、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西方心理学流派、逻辑学、美学、伦理学、古代汉语、先秦儒家(《论语》、《孟子》)、道家通论(《老子》、《庄子》)、前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研究、《圣经》与中世纪哲学、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研究、黑格尔与《精神现象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知识论、形而上学、政治哲学、中西比较哲学、比较哲学方法论等。毕业生可在文教事业、国家机关、新闻出版、公司企业等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宣传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或硕博连读。宗教学专业本专业教学理念新,师资力量雄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宗教学及宗教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能独立从事宗教学研究、教学和宗教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所在学科曾多次在全国性专业评估中名列前茅,并与港台及海外高等学校有比较密切的学术联系。主要专业课程有:宗教学概论、宗教哲学、世界宗教、基督宗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中世纪哲学、西方宗教哲学史、中国宗教哲学史、圣经选读、基督宗教原著选读、佛教原著选读、宗教伦理学、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比较宗教学、宗教管理等。毕业生可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特别是宗教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或硕博连读;其中,对基督宗教研究方向有兴趣和基础者,可以直接推荐到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宗教学2014年不招生。心理学专业本专业撷取国内现有心理学发展主要模式之长,探索一种新的心理学发展和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生命科学和哲学为基础,以基础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为主干,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为两翼,努力把心理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具有广阔的哲学视野,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于一身,基础和应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严格按照先进的理学模式进行基础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先进的哲学和人文科学思维的训练;在充分利用我校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交叉科学研究能力和领域转换能力的同时,利用我校丰富的医学资源,培养学生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主要专业课程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病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西方心理学史、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文化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毕业生可在各类学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区、大众传媒系统以及其他部门从事科研、教学、人事管理、社区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培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